摆烂两周后的小反思
回忆
第一周
在这一周之前的周末,我不舍昼夜地搭好个人blog1.0。虽然花费了一周末的时间,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但我觉得还是蛮有意义和价值的。
于是,在这新的一周,我尝试着努力地搬运/整理当前修读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笔记整理。
但很快就出了一些问题:
- 由于网页设置不完善的问题,在文档里加入插图需要很麻烦的流程,这导致了更新blog的成本增大。【算了,从此之后暂时先放弃插图功能,等到我更新出blog2.0再说吧】
- 通过更新blog的方式来倒逼自己去干些实事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我觉得一味地搬运课本知识似乎效率还有所欠缺,我还在自我怀疑我所做的事情背后的价值。当然,最大的问题在于我的压力/行动机制在新尝试中很快崩溃了。具体来说,在这一周四,数据挖掘的大作业公开之后,我就处于一种高压的应激状态。在同时面对即将到来的多个考试和大作业的情况下,我仍然缺乏抗压力的心智就进入了想要逃避一切的应激状态。
- 应激状态观察反思:首先,我很想解决当下的压力,这引发了新的焦虑;然后,新的焦虑会让我处于工作低效状态;基于我不想要低效工作的思维前提下,我情不自禁地去做一些和工作毫无关系的事情【比如参加ai论坛完的那个晚上,按照本来的计划,我应该按部就班地完成当周作业,开始着手数据挖掘的大作业。但是,我一回到宿舍就焦躁地打开CS打了一晚上,可悲的是,CS的战绩也是越打越烂】;这又导致了我的时间ddl迫近,给我带来了新的更大的焦虑。那天晚上睡觉前,就陷入了焦虑极点,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 焦虑的尝试破局:第二天早上,暂时性忘却所有压力,把凌乱的宿舍桌面、没洗的衣物全部清理了一通,做一个洗心革面从头再来的心理暗示。于是,疑似是暂时解决了焦虑问题,平稳地渡过了新一周的两场测试。
- 期间,我认为blog的更新是我当时焦虑的主要压力来源,所以停更了一周半…
第二周
在周五的数学测试之后,我似乎因为一下子少了很多的压力,一下子又如泄气的气球,又开始摆烂。
先是开始嗜睡和作息不规律,晚上必然是要1点以后才睡的。
当然周五-周六这天晚上,直接看番到了4:30;一觉睡到了10:30之后也没起床,玩了会红烧继续看番直到17:30。起床出门吃饭转一圈回来想要做一会数据挖掘大作业,但是不知道做了什么,一晚上就过去了。想着第二天在图书馆好好补一补自己已经落下了无数的学习安排。然后第二天又睡到中午,无敌了。
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尽管嗜睡让我每天睡眠时间突破了9个小时,但实际上的生理体验要更加困乏了。这也告诉了我,还是规律作息,早睡早起要有效率地多!【定一个小目标,今天晚上就12点前睡吧】
也是因为作息问题,尽管将近11点才起床,到了下午一两点又困了。于是图书馆计划泡汤,继续回宿舍睡大觉。这次睡醒之后,状态有所回升,一口气完成了最基本的作业。
新的一周
周一课上效率不错,做了很多内容的复习工作。但是下课之后又窝在了宿舍,很低效地复习概率论。
周二上午又给我睡过去了,可见嗜睡已经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了。
至于晚上,思政课本身应该完成的作业,硬是在思政课之后磨到了九点才做完。后面又摸摸鱼,没做什么东西,听着图书馆闭馆的声音就回宿舍摆烂了。
今天是新的一周的周三,也是新的一周到现在表现最幽默的一天。早上一如既往睡到了数学分析课前。课后吃完饭后又在宿舍一口气睡到了两点半。摸摸鱼就到了三点半,等我在图书馆坐下以后就已经到了四点钟。但是,直到现在【21:15】我还是没有打开我那迫在眉睫的概率论和抽样调查。期间在知乎冲浪、红烧新版本抽卡+挑战、微信上的唠嗑,似乎有点过于充实,但就结果而言还是过于空虚。
尽管在知乎上冲浪疑似是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我看到了一个给我一些破局想法的帖子【一个阶段的落幕和迷茫】。
帖子本身给我的思考
- 首先,无论是站在传统主流的评价体系,还是我自己的评价体系,贴主自身显然都是比我优秀很多的。他的优秀不仅在于他已经取得的学业,更在于他对于自我成长的成长型认知思考。
- 和我相似地是,贴主正在利用共同进步策略来提升自我,期间也因为贪而使效率受到腰斩。甚至和此时此刻的我一样,在做着莫名其妙的反思。突然间思绪有些乱了,还是拆开来一点点述说吧。
可能现阶段我遇到的最根本问题:【价值与目标】
可惜的是,我虽然能看到贴主也有过对于价值和目标的迷惘,但是显然他当下充实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压住了当下的迷茫。所以,这注定得靠我一个人的思考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也不奢求能在今天晚上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像这个blog所在的类别名一样,絮絮叨叨一下,努力地找到当下的答案。
我曾经也和贴主一样,有着类似的共同进步策略、自我敦促策略等等,也曾因此取得过一些小成果。但是,期间遇到了很多事情,让我陷入了几近无限的自我怀疑:学业确实是重要的吗?
不论在传统的价值评判体系下,还是我的潜意识中,学业无疑是重要的。客观来讲,一个好的学业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更好的社会地位以及更多的可能性。主观来讲,尽管在我潜意识的解构下看见学业的荒谬与无意义性。但在感性上我还是难以接受在竞争中甘于人下的局面,那高考失败的不甘与挫败像一片阴云缠绕在我的心头。尽管理性上想要将其判定为无意义,但实实在在的主观感受告诉了我,这确实是有意义的。
过去的一些事情曾让我告诫自己:“相比于一些事情,学习真的不值一提。”我到现在仍然相信这这句话,相信一定还有很多更有意义的价值和目标。我也在过去的几年,一直在探索寻找那属于我的珍贵宝物。但到了现在,我还是说不清何处才是“此心归处”。
尽管还是找不到内心最终的锚点,但是我还是说得清一些东西是想要的另一些东西是不想要的。比如说,现在这种摆烂的状态是我不想要的,而贴主那种相对高效的学习/生活方式是我想要的。在我这里,摆烂的定义是花费了时间但实际上效益非常低的行为。而效益的判定则取决于我本身的价值观。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我花了一周的时间搭建了一个基础的blog,这件事情在世俗价值观下是没有缺乏价值的,但对于我来说,这开辟了我的一个新世界,同时在过程中我掌握了不少对我未来一定有帮助的真技能,所以一定是有价值的。
这里就有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如果价值的评判完全依靠于这样的主观评判,似乎会陷入一个行为缺乏鲁棒性(稳定性)的状态。主观判断会让我在很多时候陷入短视的陷阱,正如无限拖延的今天。
好烦,自己一个人的价值讨论到这个地方总是会陷入两个结局:
- 一切都没有意义的蜉蝣结局
- 完全依靠主观判断的价值体系结局
又想了一会儿,其实在当下完全依靠主观判断也未尝不可。究其根本是长时间相对稳定的“大我”和短期内不稳定的“小我”的判断不一致问题。其实根本原因又归咎于找不到一个彻底的、锚定的目标点,导致现在这个“大我”实在是缺乏力量。具体来说,我知道现在努力未来保研走进优秀顶尖的高校大概率是一个更好的情况。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无意间对这个大目标的解构以及随着时间不断稀释的目标感,“大我”的指挥能力无疑是要化作于无了。换句话来讲,现在的我就像是四年换一届政府的国家,很多拍桌子想落实的方案是好的,但是执行的时候太短视了,太缺乏政策的延续性了!
一时也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一个思路是常常提醒自己要去做有价值的事情。不论是像现在这样自己自说自话自我探索,还是努力投身于学习自我提升,或者功利一些地获取一些社会价值都是有价值的。而总是浑浑噩噩,莫名其妙地刷一些视频,或者无意义地接受无方向地知乎信息流之类的行为是无意义的。确定好这两点,说不定可能会好起来吧。
提升效率的具体方法论
共同学习、监督机制、计划执行的事情就不多说了,下面想说说新的(旧的)尝试。
在贴主的帖子里,我似乎重新意识到了反思的重要性。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反思一下,总比无意义地逃避要好。当年,我能在高中的一段时间内对自己进行高压管理似乎也借助了不少反思的力量。当时以日记的形式反思着记录着每一天,现在想来尽管那段日子的结果不太好,但是日记这件事情无疑是有价值的。有点黑色幽默的是,我大部分日记似乎都丢在了高中的某些角落,希望不要被人拾到,然后耻笑我那些幼稚的想法和黑历史吧。
本来在十月份的自我改革尝试中就想要复现自我反思,但是总是以忙为理由逐渐淡化了这件事。这次再一次地把这件事情重视起来,希望不要打自己的脸吧。然后尝试着在个人blog中更新这些反思日记的絮絮叨叨,这也算是一定意义上有价值的所为吧。
关于日记的一些想说的事
这里想说的不仅仅是对于自己、也是对于能看到这里的读者。
不同于之前我自说自话大概率不可能有人看见的日记,这次我要在自己相对开放的小世界更新这种小日记,不免感到一些羞耻或者不安。
可以说,在这里应该会呈现我最真实的想法。但是,我对这种事情有点本能的抗拒。可能我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就这样暴露在了空气中,将自己的真实【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好的还是坏的,自私的还是善良的】都这样暴露给了外界,不禁感到危险和不安。
但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些事,其实也无妨。或许对于看客,这些矫揉造作的句子只是一笑而过的笑料。而对于那些可能真正在意我的人,给他们更多的了解似乎也是不错的事情。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更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不同注定了你很可能会对我表达的某些想法有所厌恶或者喜好。所以,到了最后我希望不管是未来的自己,还是读到这里的你都能给现在的我最大的包容。
最后的最后,你我或许素不相识,也未曾互道过一句问候。但不管你因为什么样的缘分点进这个blog,你与我的人生就这样形成了交错,我也希望自己的blog可以像黑须太一的广播一样,为你————我的amigo带来哪怕一点点的思考或者帮助。这也是我建立群青广播ii微不足道的初心和希望吧。
最后想要以Cross+Channel的一些话作结:
大家好,这里是群青学院广播社。就算明知徒劳无功也要以此为契机生存下去。
还有人活着吗?如果有的话,请听我说。
我不知道你现在处于何种状况。
或许是在绝望。
或许沉溺于痛苦之中。
又或者……即将迎来死亡。
但是,我有话对你们所有人说。
……请活下去。
只要活下去即可。
请一直活在这个世界。
这单纯是我的愿望。
倘若有人听见了我的声音,这说明我并不是孤身一人。
只要有人听着,哪怕不知道自己在听着,在那一瞬间,我与你便建立了联系。
我是这么想的。
人在孤独中降生,在孤独中死去。
无论与谁关系再好,终究是一个人。
就算可以交流,也并不代表共有了一切。
生存便是寂寞。
重要的是,如何掩饰这份寂寞。
我觉得,为此才需要他人。
你有与其他人的什么回忆吗?
那是万分宝贵之物。
切勿忘记。
那是直面孤独之人背后唯一的支点。
理想情况下,由处于近处的某个人来担当这个位置是再好不过了。
然而现在,连这理所当然的事情都得不到保证。
但是呢……我在这里。
在你身旁。
闭上眼睛,怀着万千思绪。
这里是群青学院广播社。
有人活着吗?
如此祈祷——
那么下周再见。